Warning: file_exists(): open_basedir restriction in effect. File(/www/wwwroot/www.9tzb.com/cache/othercache/0f/f23f4b92ec08aa714571841cb69b260f.data) is not within the allowed path(s): (/www1/wwwroot/www.9tzb.com/:/tmp/) in /www1/wwwroot/www.9tzb.com/e/dongpo/htmlcache/dp_funs.php on line 66
暴瘦,执拗,李铁对峙命运:心比铁硬面子大过天 - 九天直播
首页 > 足球 > 世界杯 > 暴瘦,执拗,李铁对峙命运:心比铁硬面子大过天

暴瘦,执拗,李铁对峙命运:心比铁硬面子大过天

发布在世界杯 2021-11-17 20:54:29    作者:Mr景尧

昨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再次把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李铁推上风口浪尖,他在陈述事实的同时也在发泄怨气,拦都拦不住。

不管是球员时期的李铁,还是后来做教练的铁子哥,都个性十足。

他的个性支撑自己取得成功,同时也容易树敌、引来争议。他可能会在乎,但不会改变,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李铁。

还原一个真实的李铁:可能会在乎,但绝不会改变。

2019年冬天,李铁以代理主教练身份率队前往韩国征战东亚杯,我和他在训练场边有过一次意外的交流。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对国家队不同认知的面对面碰撞。

当时的场景很特别:出于职业习惯,我基本上会提前很长时间来到训练场,那天也不例外。球员还没到,李铁和助手们正在场地里布置器械,简易的看台上只有我一个记者。

李铁主动走过来,用一种商量的口吻说:“我能和你聊聊吗?”这种过于客气的说话方式是以往不多见的。由于我当时几乎每天都在批评国家队的封闭训练,所以没等他开口就已基本猜到会聊些什么。

我俩在训练场边聊了差不多20分钟,多数时间都是他在说。他做任何事情都愿意把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里,不愿意被别人的话语、思想支配。

球队新闻官后来也走到附近,保持在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勉强能听到却又无法全部听清。我后来开玩笑地问他:你是担心我俩打起来吗?

李铁说,我不会因为你的批评而改变。我说,我也没想改变你什么。

聊到最后总要说些互相支持的话,这样才算“圆满”。他说因为熟了才会主动找我聊聊,网上那些不认识人的声音,自己根本就不关注。嘴上说不关注,但我想他一定是关注的,不管是最开始的东亚杯,还是后来的四十强赛、十二强赛。

2019年东亚杯,彼时的李铁还不是正牌的国足主教练。

但或许就像他说得那样,自己不会因为外界的批评而改变,这是一个从内到外都很执拗的人,自己认定的东西就不会轻易调整。比如发型,30年没变过,他最疼爱的女儿也曾不止一次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换个发型?

我不相信昨晚使用4个归化球员是他听了外界的建议。在自己擅长的业务范畴里,他是不会听取别人意见的。

这种自以为是的固执自然不被外界喜欢,甚至有人会觉得这样的李铁不可理喻。是的,标榜温和的人当然不愿意与固执的人为伍,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充斥在我们身边,扪心自问,是不是自己也不愿意旁人对自己擅长的业务指手画脚?

“闭嘴,没人比我更了解……”哪怕不说出口,心里也会默念。哪怕错了也要将错就错,大不了事后承担责任。

李铁的固执、坚持、认准一条路就跑到黑的性格让他从甲A走到了英超,从青年队跳到了国家队,后来又登上了世界杯的舞台。再后来,他从助理教练变成了主教练,直到两年前拿起国家队教鞭。

他的处世哲学,让自己在足球世界里取得了同龄人、前辈、后背都无法企及的成绩,已成为对这个世界认知的一套固定的、不可改变的方法论,所以那些批评和谩骂声又能给他带来多少改变呢?要真的变了,就不是李铁了。要真的变了,也不会有过去的成功。

这是个20岁就曾在体育场里被几万人喝倒彩,但却没被打趴下的人。

他的心,比铁还硬。

很多人发现李铁比原来瘦了不少,脱像一般。10月8日那天,我给他发去微信,询问是不是因为压力太大而变得如此消瘦。

他一个小时后回复说:(体重)和踢球时一样,并配了一个呲牙笑的表情。

我嘱咐他注意身体,别太累。他说自己在沙迦一周跑三次步,每次5~10公里,身体状况跟踢球时差不多,然后又发了个呲牙笑的表情。

说实话,我不觉得这种消瘦与每周跑步三次的有关。他常年都有跑步的习惯,却唯独十二强赛时变得如此消瘦,一定是压力所致,只不过微信里不愿意承认罢了。

清瘦,憔悴,李铁的外在状态,可能反映了一种内在的焦虑。

他后来还在社交媒体上说自己“沾枕头就能睡着”,想要证明自己没那么大压力,吃得饱睡得香。有媒体人开玩笑说:那得看铁指导的脑袋是几点沾的枕头。

面子这东西对于他来说太重要了,纵然压力如山,也要对外表现出自己的云淡风轻——不会失眠、44岁还能像20岁那样“跑不死”……

1比1战平澳大利亚队的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只问了三个问题,剩下多数时间都是李铁在发表个人演讲,效果拉满,有种当年炮轰国足前领队郭炳颜的既视感。

这恰恰暴露了身上的压力,以及对外界批评的关注,藏在心里,然后用这样的方式做统一回复。

仔细分析,他说的那些东西很多跟记者的提问都关系不大,只是想在这样的公开场合把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讲出来,始终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拒绝被别人支配。

他平日里不愿意接受采访,不愿意对外开放训练课,不愿意让外人触碰自己最真实的内心。这在某种程度上能让他的思想、行动不被别人掌控、摸透。以至于很多人对他似懂非懂,总有一种含糊混沌且说不清的感觉。

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自己,但也更容易带来误会,树立敌人,招致骂声一片。在乎不在乎,只有他自己清楚。

我想,他一定是在乎的,但又不想改变,所以就只好顺其自然了。

李铁是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的人,这种严苛也会辐射到身边的人,不少人说跟他一起共事会很累,训练场上也经常能听到严苛的责骂声。他业务心极强,工作中愿意追求完美,但中国足球却是残缺不全,与完美绝缘,所以就很矛盾。

一场充满争议的发布会,李铁瞪着一双泛红的眼睛与世界对峙。

他做事情喜欢井井有条,每天早晨都会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举出来,然后一项项去完成。有次去沈阳采访他,他拿出一张纸条,指着上面的7件事说:“你的采访被我列在了第三项。”

只是中国足球向来是无序的,一个不太愿意改变自己的人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更多错综复杂的局面,是否还真的能够做到收放自如?

有人说,看了李铁昨晚比赛结束后的视频,感觉他已经无法自持了,近乎于崩溃或者疯狂。要我说,那倒未必,他还挺得住,只是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反击、回应。

客观地讲,他上任两年以来一直很努力,渴望成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进入十二强赛后,中国队的表现无法令人满意,一方面是实力所致,另外一方面也跟他在用人、临场指挥、战术安排方面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我承认他是对这支球队最了解的,但有时这种过于深入的了解可能会成为更大突破的羁绊。中国队用了5场比赛才找到最好的比赛方式,这的确有些来得太晚了。

回击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舒缓压力,最终的呈现效果,并不理想。当然,李铁未必在乎。我的这些认知,也未必能得到他的认同。都正常。​​​​

本站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